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Maybe?!
2024年夏,凌晨两点,多伦多。Jayden戴着耳机,手指悬在键盘上。这个从没碰过乐器的加拿大小伙,即将完成一首会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歌。
问题是,这首歌严格来说不是他写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行。”Jayden说,“我不会乐器,没学过音乐,更没有登台演出过,有点怵。”十四个月前,他发现了Suno.ai——输入几个词,AI就能生成完整歌曲的平台。几小时内,他就做出了专业水准的音乐。几个月后,他击败数千对手,拿下Suno首届创作大赛冠军。
⬆️作品《Maybe?!》在纽约时代广场
世界各地有多达1200万人日常使用AI制作音乐,他们当中有人已经百万粉丝,上亿播放量,登上Spotify官方榜单,颠覆着我们对音乐创作、版权和音乐消费的固有印象。
数十年来,全球音乐市场由三家公司主导。环球音乐集团、索尼音乐娱乐和华纳音乐集团(简称“三大”)共同掌控全球500亿美元录制音乐市场约70%的份额。几乎所有你能叫出名字的巨星都签约于这三家之一。这个系统如同一个精密运作的欧洲封建制度:他们不仅控制艺人,还掌握整个产业链——从录音棚、制作公司、媒体推广到歌单位置、发行网络,以及母带本身。
里斯本的“哥姬”
30岁的意大利程序员Tagliuz居住在葡萄牙里斯本,创造了Alice,一个粉发橙瞳的哥特金属女歌手。
“我受够了那些垃圾,”Tagliuz带着葡萄牙语口音跟我说,”没有灵魂的歌到处都是,重复得令人厌烦。”于是他决定创作自己想听的音乐,以Alice Cooper为灵感设计的二次元角色来实现。
Tagliuz先是用Leonardo AI生成一致的视觉形象,他反复精心调教提示词以保持角色特征具有一致性。音频方面,他依靠Suno的Persona功能,通过样本训练维持音色的辨识度。”整个过程需要反反复复人工干预,”Tagliuz跟我解释说,”不是简单按按钮。你得主动参与AI的制作过程。”他说这话时语气有点防御性——AI创作者往往需要为自己的创意贡献辩护,反驳很多人心目中”AIGC只是按按钮”就行了的误解。

然而这一切却戛然而止。Alice Cooper在一次采访中发表了一些关于跨性别议题的争议言论,这瞬间击碎了Tagliuz心中的偶像形象。从那以后,Tagliuz再也没有更新过任何内容,Alice的Suno、Spotify以及Youtube页面都凝固在了2025年的7月份。
巴西爆款制造机
在大西洋另一端的巴西圣保罗,23岁的Raul实现了很多音乐人梦寐以求的成就:两首歌同时登上巴西Spotify 50的官方榜单。他自创Blow Records厂牌,专门用AI将当代巴西热门歌曲转换为复古蓝调和迪斯科版本。
“我从不在跟原唱沟通前就擅自发行,”Raul说,他的策略是先用AI制作不超过1分钟的片段,如果爆了,就用这种成功作为筹码,向原作者申请正式授权,拿到授权的歌曲再正式发行。
Raul的成功——TikTok上超过百万的视频使用他的歌,专门有人为他的歌编舞,Spotify听众上百万——证明了AI音乐的商业可行性。
AI遭遇盗版?
全网千万粉丝的Youtube博主Hashem Al-Ghaili为其短片《广岛》原创的配乐《蘑菇云》备受好评,但还没等他自己正式发行就被第三方盗用,以盗版者的名义出现在各大流媒体平台。更荒唐的是,Hashem在Facebook上收到版权投诉——他提出异议,但投诉反复出现。当他要求平台删除未经授权的上传内容时,平台称这是“灰色地带”,拒绝采取行动。
为了保护原创作品的版权,满足“足够的人类创意输入”的要求,AI创作者们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Hashem为他另一部讲述克隆音乐人的科幻短片《Kira》保存了长达600页的ChatGPT对话记录,详细记录整个创作过程——从故事构思到角色设计,从技术实现到后期优化。他说,已经有好莱坞制片公司找上门来,向他购买他原创短片的版权,开发成完整电影。
抖音上的Rapper老师们
和国外的爆款歌曲不同,抖音创作者另辟蹊径,有这样一种“让知识变得洗脑”的短视频:
“它努力地拖着货物大步向前迈/货物比他的头还要庞大个上百倍/小蛋白却也从来不会叫苦叫累”——驱动蛋白的生物学知识摇身一变,成了押韵的歌词,配上神似《沙威玛传奇》的魔性旋律。这样的视频在抖音上有大量同类账号。“胡晓闲”专攻理工科历史,“Rap&科学”普及数学常识,还有教英语的“英语启蒙UXA”,专门唱植物的“舜华唱百草”系列等等。
抖音平台对知识类内容有推荐扶持,所以这类视频流量很可观。更重要的是,它让知识以更轻松的方式进入大脑,评论区纷纷:“我刚刚是不是学习了【黑人问号】”,搞笑之外,网友不去讨论视频和音乐是否是AI生成,更多是探讨知识和内容本身。
制作简单、容易复刻,意味着更多人入局。变现方面,除了平台流量分成,泛知识领域的付费意愿并不高,用户不愿为此掏钱。AI说唱科普博主们仍然还没走出一条做大做强的变现路径。
无声歌者的声音
也许没有哪个比日本用户Nyxen的故事更能体现AI创作工具在商业价值之外的民主化潜力。她因为发声障碍,只能通过文字和我交流。
“AI给了我声音,”她在discord中打字给我讲述他的感受,时不时甩出几个二次元表情包。AI对于她来说不仅是制作音乐的工具,通过Suno,她赋予一个动漫风格的虚拟角色独特的声线,在Spotify积累了上万的月活听众。Nyxen的创作过程体现了许多AI音乐人即兴实验的特质。”我本来只是为了好玩写歌词,尽量让它在Suno上听起来完美。从没深入思考过成为职业音乐人这个问题,”她说。这种随意态度——为快乐而创作而非为了营生而创作——在Suno社区很常见。
瑞士“教父”
更有甚者,瑞士人TongMick成了Suno社区的精神领袖。他用上万条推文给其他Suno平台的音乐创作者推广。从去年8月以来,他的“我最喜爱的Suno艺术家”系列已介绍了241位创作者,至今仍在持续更新。
“我自己的音乐没有固定风格,因为在与AI共创的过程中,我总能获得新的灵感。”他刻意保持匿名,选择一只呆萌白猫作为头像。对他而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为这个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社区发声:他带头在 2025 年 9 月发起了一封社区公开信,几十位创作者联名指出榜单操纵、iOS 功能失效、算法透明度不足等问题。
TongMick的主业是销售家庭影院和音响设备,他觉得AI音乐才刚起步,跟我预测说两三年内“一定会产生专门属于AI的新的榜单“,他心中设想的远景不是AI替代人类创作,而是共存——两个平行生态服务不同受众。
法律的灰色地带
当创作者们沉浸在AI音乐的创作快感中时,估值上亿美金的Suno公司管理层正在法庭上焦头烂额。去年6月,环球、索尼、华纳三大唱片公司联合起诉Suno,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版权音乐训练AI模型。几乎同时,独立音乐人也发起集体诉讼,声称Suno生成的音乐直接侵犯了他们的作品版权。
面对围攻,Suno选择在法庭上采取激进的法律策略进行辩护。今年8月,公司在联邦法院提交的驳回动议中声称:“即使AI从版权歌曲中学习,它生成的输出也是全新的声音,在版权法下不能构成对现有录音的侵权。”Suno的律师 Andrew M. Gass 强调,根据美国版权法第114(b)条,只有当新录音“借用了原作的实际声音”才构成侵权,但“Suno的工具完全是生成新声音,而不是简单的拼接”。
在官司公开进行的同时,Suno也在悄悄将自己定位为不仅仅是音乐生成工具——它正在建立一支创作者倡导者大军。这些普通用户亲身体验了AI如何让音乐创作民主化,为反驳Suno仅仅是’拼接’现有作品的指控提供了有力证词。这个草根社区——创作教育说唱的教师、找到表达方式的语言障碍者、创造病毒热门歌曲的业余爱好者——强化了Suno赋能真正创造力而非助长版权侵权的叙事。
这场官司还在进行中,其最终结果可能会影响整个音乐以及AI产业的走向。一方面,加州联邦法官刚刚在几起涉及AI知识产权案件中判决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训练AI大模型属于“合理使用”,给AI公司大开绿灯。另一方面,Suno面临来自全球更多国家音乐版权组织的国际诉讼,即使其在美国能够摆平官司开启先例,在国际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UGC重写游戏规则
无论法庭最终如何判决,那些在卧室里用AI创作的普通人正在改写游戏的规则——当任何人都能用AI工具进行具象化的情感表达时,音视频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逻辑也在悄然改变。
在AI横空出世之前,就已经有抖音神曲通过短短十五秒的视频就让一首歌一夜之间爆红——生活在地下室的小众音乐人因为有人为他们的作品编舞,从默默无闻到收获上百万播放,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冲击了三大唱片公司对音乐推广的垄断。如今,AI正把这种逻辑推向更远。2025年9月,Suno悄然开始测试“Hooks”,而在10月1日,它和OpenAI的Sora 2同时面向公众发布。这种巧合揭示了头部AI公司新的产品哲学:从“把模型应用到产品”转向“为了产品体验专门训练模型”。
Suno Hooks允许用户把AI生成的歌曲和10至20秒的视频片段绑定,发布成短视频类似抖音这样推流给用户,其他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声音进行二次创作;而Sora 2更进一步,用户不仅可以“remix”任意已发布视频,还能通过提示词换风格、插入自己的头像、甚至保持原结构的同时替换全部视觉元素。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发布的内容不是完成品,而是下一次创作的起点。
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创作者与观众的界限正在消失。你不只是观看一个Hook,你可能会通过Remix参与创作。AI让创作和消费环环相扣,变成一个通过社交驱动的数据飞轮。
对于Jayden来说,时代广场的那一刻已成过往。他已经回到加拿大乡下的日常生活,只在灵感涌现时创作音乐。然而,那场让他一举成名的”Suno”创作大赛,如今已不再是少数爱好者的专属天地,Suno通过爆款作品的成功,正吸引成千上万的新人加入,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广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