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All In》播客由科技投资界四位重量级人物共同探讨了一系列热点话题,包括英伟达的战略布局、全球科技竞争、特朗普政府的大胆经济政策以及政府通信安全漏洞等议题。四位嘉宾对特朗普政府的"宏伟经济实验"进行了深入分析,既有对其大胆创新的赞赏,也有对执行难度的担忧。
节目日期:2025年3月29日
「本期嘉宾」
杰森·卡拉卡尼斯 (Jason Calacanis):美国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包括Uber在内的70多家初创企业。净资产估计约为1亿美元。
沙玛斯·帕里哈皮提亚 (Chamath Palihapitiya):斯里兰卡裔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曾是Facebook早期高管,专注于投资科技、生命科学和气候科学领域。净资产估计约为15亿美元。
大卫·弗里德伯格 (David Friedberg):南非裔美国企业家,专注于农业、食品和生物技术创新。他的净资产估计约为2亿美元。
加文·贝克 (Gavin Baker):Atreides Management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拥有20多年科技与消费领域投资经验,管理着40亿美元资产的私募和公募基金经理。
「以下是我精选的4条核心讨论」
1. 芯片巨头英伟达为何投资新兴云企业CoreWeave?
"Three years ago, it was a very stable three player oligopoly from the cloud competing players in Amazon, Google and Microsoft. And if you're Nvidia, that's not great to have just three big customers."
英伟达很聪明,他们投资了一些中小型云计算公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想只依赖于三个大客户。
加文·贝克告诉我们,英伟达投资CoreWeave这样的新公司,就是不想让亚马逊、谷歌和微软这三家独大。
想想看,三年前云计算市场就只有这三家公司说了算。如果你是英伟达,只有这三个大客户,那风险太大了。
2022到2023年的时候,GPU供不应求,这三大公司都想要定制特别版的服务器。但英伟达选择支持像CoreWeave这样的新公司,给他们标准设计和资金。这样做不仅让GPU更快地投入使用,还能确保这些设备都按照英伟达的标准来用。
这招真的管用。现在"三巨头"的份额降下来了,英伟达有了更多的客户,大客户也不能再随便要价了。
加文说这就像英特尔在八九十年代搞的"Intel Inside"计划。虽然现在看来可能没那么必要,但确实帮英特尔分散了风险,在供应链中也更有发言权。
2. 特朗普政府内阁为何这么多民主派人士?
"These were great, substantive, long interviews from democrats, one of them a gay democrat, by the way, the highest ranking gay democrat who's ever been in an administration, the left and the media should be giving praise to these interviews, they should be studying them."
All In播客节目前面两期采访了两位政府要员 - 霍华德·卢特尼克和斯科特·贝森特。杰森说:"这些都是很棒的深度访谈,而且其中一位还创造了历史 - 他是美国政府史上职位最高的同性恋民主党人。"他觉得媒体应该多报道这些正面的事。
为什么特朗普会这么做呢?杰森认为,特朗普吸取了第一任期的教训,主动拥抱跨党派合作。他的新策略很有意思:
既要民主党的加薪政策
又要共和党的减税主张
这个大胆的尝试是由斯科特·贝森特设计的,由尼克·卢特尼克负责具体执行。不过传统媒体对此并不友好,总是断章取义地报道,特别是在社保这种涉及民生的关键话题上。
但事实是,特朗普政府正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打造一个超越党派的团队,用政策效果说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能同时推进看似矛盾的政策:既要保护主义关税,又要放松管制;既要涨工资,又要减税。
3. 特朗普政府的疯狂经济实验?
"I would call it a grand economic experiment. Analogy for me feels a little bit like there's four freight trains kind of passing by each other at very high speed."
几位嘉宾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描述特朗普政府的"宏伟的经济实验":政府需要平衡四个关键经济要素,如同协调四列高速行驶的货运列车:
增加关税
好处是:进口货变贵了,国内工厂更好做
坏处是:老百姓买东西要花更多钱,物价会涨
不过政府能多收钱,还能吸引工厂回国
减少税收
让大家口袋里多留点钱,抵消关税带来的涨价
好消息:年收入不到15万的家庭可能不用交税
但政府收入会变少
节省政府开支
因为减税了,政府要想办法省钱
主要是打击浪费和欺诈行为
难点是:要省钱,又不能影响经济发展
放松行业监管
目的是让经济更活跃,避免出现大规模裁员和物价飞涨
这四个政策就像跷跷板,要配合得特别好才行。
那么,美国经济会因此"凉凉"吗?嘉宾们给出了相对乐观的看法。加文指出:"贝森特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宏观投资者之一,他真正理解市场和政策如何相互影响。"沙玛斯补充道,废除不必要监管可能比想象中节省更多资金,仅仅一家咨询公司就从美国政府合同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收入。
不过,他们也强调了一个关键风险点:"美国绝对承受不起经济衰退。如果出现衰退,财政赤字会大幅恶化。"因此,政府将对市场信号高度敏感,必要时迅速调整方向。正如加文所说:"如果几个月后,它不起作用,政策必须调整。”
4. 信号门 "SignalGate" 是谁的错?
"Marco Rubio did say, someone made a big mistake. There were no consequences. We learned we're going to do better. And he is the Secretary of State."
重大安全事故:美国高层官员在Signal软件上聊机密,结果出大事了!《大西洋》杂志主编意外进入了一个高级加密群组,里面有国务卿、副总统和国防部长,他们正讨论着如何打击也门胡塞武装。这件事在播客里引发了激烈争论。(具体请见 「策听」我怎么就进了川普政府的“机密”群聊?记者第一人称亲述离奇泄密事件)
杰森很生气:"政府有专门的保密通讯设备,为什么不用?"他说官员们的SUV和办公室都是安全的,根本不该用私人手机聊机密。更糟的是,政府不认错,反而怪记者。
沙玛斯则替政府说话:"这是紧急情况,大家不可能都在一个地方开会。"他觉得记者也有错 - 既然不小心进了群,应该马上退出,而不是偷偷看机密信息。
有意思的是,加文从泄露的信息里发现了重要数据:美国只有3%的贸易要经过苏伊士运河,但欧洲高达40%!这说明美国打击胡塞武装,其实是在帮欧洲朋友。他说:"我们在做欧洲做不到的事...看来美欧关系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帮了欧洲一个大忙,之后谈判时可能会派上大用场。
美国政府既要保密、高效又要透明?呵呵,参考美国历史上多任政府的丑闻,这比登月还难。不过也让我们看清了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的真面目:装得一脸正经替欧洲朋友出头,结果自己连保密工作都搞不好。
最后补充:
《All In》播客前面还做了两期特别节目,专门跑到白宫跟特朗普内阁的重要成员聊了聊。
第一期拜访了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他主要负责两件大事:
设计了"Doge"的计划,用新科技和企业的经验来帮政府省钱
想建一个国家理财基金,用企业赚的钱来解决养老金等问题
第二期拜访了财政部长贝森特。他以前在索罗斯基金工作,现在支持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他的想法很实在:
要少花钱、放松管制,让经济更活跃
慢慢调整福利支出,多生产能源
不能只让华尔街赚钱却让老百姓吃亏,要想办法提高工资、降低物价,有钱大家一起赚
「本期章节」
00:00 节目开场和嘉宾介绍
01:00 深度解析英伟达财务争议
08:20 CoreWeave IPO与新云计算格局
18:40 AI代理技术的颠覆性力量
28:10 中美科技竞争与出口管制
36:15 特朗普的"宏伟经济实验"
47:45 "Signal门"事件与政府通信安全
56:20 移民执法争议与人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