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工作没有保障?
你是否担心自己的技能在贬值?
你是否顾虑口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
你是否觉得自己渺小无力,无法改变社会现状?
你是否担忧将来子女要面对一个更艰难的世界?
你是否最近1、2年时不时的有着“失控”的感觉,像在被人推着走?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本由三位作者合著的《长期危机:重塑全球经济之路》(Permacrisis: A Plan to Fix a Fractured World)是一本面向商界、学者和政客的书。它虽然不能给你直接的答案,但或许可以帮助你我“理解”当下。
为什么感觉一切都在崩塌
这不是你的错觉,也不是你的无能。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所谓“东升西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美国再次伟大”等等,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要知道,这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转变,我们个人身上的感受其实是全球系统问题的缩影。
书中提出,有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美国霸权的终结 —— 导致世界正在从单极走向多极
政治优先于经济 —— 导致全球从新自由主义走向新民族主义
风险管理优先于效率优化 —— 导致资本从超级全球化走向管理式全球化
这些转变,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长期危机”(英文原文Permacrisis,我觉得“永久危机”更符合原意)的新常态,但对于个人来讲,这里的危机感其实是7天24小时在线,是接入全球每个角落的摄像头,是生成式AI加持的社交媒体的产物。
依作者原话说
"Don't let the perma prefix fool you; there's nothing permanent about a permacrisis."
“不要被'永久'这个前缀愚弄了;永久危机没有什么是永久的。”
人类有史以来就以螺旋形态推动文明和科技持续前进,每当遇到危机,人类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联合起来让问题迎刃而解。
对于90后和更年轻的群体来说,尤其要注意,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往往源于个人经历和记忆。过去30年的相对稳定期在历史长河中实属“反常”。如今的不稳定状态其实是历史常态的回归。无论你身在国内还是国外,和长辈聊天就会发现,能维持数十年和平,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时期确实罕见。
针对个人,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思路呢?
积极拥抱变化,要重视“新鲜玩意”,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 —— 你身边是否有一些还没老,但已经不知道如何操作普通家电,甚至连手机的功能都不会用的人?避免成为这样的人,主动适应变化,因为回退到过去的状态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投资理财的角度,书中提到结构性的供需关系转变,意味着更高的长期通胀(策注:这点尤其针对高额贸易逆差的美国,中国相对还好)。分散投资有长期内在价值的“资产”,谨慎、理性看待“泡沫”,做好风险管控可以让你在不确定性中能睡个安稳觉。
在生活上,不要因为手机上刷到的信息而变得冲动、盲目,也不必过分焦虑——根据“命名即驯服”的原理,当我们给当前状态命名为“永久危机”时,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已经在研究、学习并试图“驯服”这种局面。

做一个长期乐观主义者,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你可以这么解释给你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把世界搞砸了,但大人们正在努力修复它。我们可能不会一下子就成功,但我们会不停尝试。这是我们能给你们这一代的最好礼物: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而是作为人类永不放弃的精神。”
后记:
我今天有幸参加了本书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座。问答环节,一位观众的问题恰好道出了我这个新晋奶爸的心声。
她说:“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平时我需要兼顾繁忙的工作和育儿的责任。在这个AI的时代,我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最好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全场观众随即自发地为这位母亲鼓掌,似乎她成了大家的嘴替。
教授听到这个问题,并不意外,他针对当下自媒体为了争夺眼球和流量,对于AI铺天盖地的报道进行了一番点评,建议父母做好信息的把关人,让孩子从可信的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非放纵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毫无节制的使用社交媒体。他然后补充说,这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各国在AI和网络环境治理的必须完成的课题。
今天恰好是全国高考的日子,作为东道主的黄益平教授紧接着追问斯宾塞教授,
“那您对今天高考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什么建议吗?AI时代学经济学还有用吗?”
“千万别选经济学专业!”斯宾塞教授秒懂,接住了梗,幽默地开了个玩笑。随后正经起来,他表示,当下很多父母让孩子扎堆去学AI和计算机专业,但这并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他认为应当发掘每个孩子自己的兴趣,让孩子在选择专业时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长期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拥有内驱力,“每天起床,精神饱满地去工作”。至于AI技术,由于它是一项会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的通用性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其影响力可以类比印刷术,只需要找到自己所学的学科与AI的交叉点用好AI技术即可。
随后,大合影环节结束后,我挤到第一排找到斯宾塞教授签名。我想把这扉页分享给大家,或许能回答那位母亲的问题:
"Don't Panic."